發布時間:2018年12月24日
12月19日,由中國改革報社《能源發展》周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聯合主辦的“2018能源年會暨第四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在京召開,來自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安徽省、山西省、河北省等地方政府代表,以及能源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500余人出席會議。中利集團-騰暉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王偉峰受邀出席。
本屆論壇以“變革融合、開放創新”為主題,圍繞能源創新與變革,展開了深度探討。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發展處處長霍福鵬、國家能源局科技裝備司司長王思強、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等領導專家在會上表示,時值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我國能源產業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把握能源發展的新趨勢、構筑能源經濟的新引擎,對于整個行業以及個體企業,都是至關重要的。當前,能源科技創新進入高度活躍期,光伏、風電、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大能量儲能等領域一大批新能源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對世界能源格局和經濟發展將產生更大和深遠的影響。
論壇同期揭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能源變革風云人物”,旨在表彰在改革開放與推動能源發展轉型中作出卓越貢獻的杰出企業家。中利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柏興榮獲“改革開放四十年能源變革風云人物”榮譽,主辦方給出頒獎詞是:“做企業,他兢兢業業,打造商業傳奇;為扶貧,他富而思源,勇挑社會責任。他是聲名遠揚的業界領袖,更是‘接地氣’的‘光伏老王’。田間村頭,他席地而坐,與貧困戶親切攀談;光伏板下,他卷起褲管,與老鄉一起播種。他提出的‘光伏+農場’模式,為我國光伏扶貧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同時,中利集團還榮獲了“2018年度中國能源創新突破獎”和“2018年度中國能源企業創新責任獎”。
論壇期間,王偉峰發表“科技創新和轉型變革迎接平價時代”主題演講,他表示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對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實現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充滿波動與挑戰的2018年即將過去,展望2019,光伏產業即將迎來平價上網的爆發期,光伏企業如何走好全面取消補貼前的“最后一公里”,需要苦練內功,加快降本增效步伐,深入把握市場變化,以科技創新和轉型變革迎接平價時代。
王偉峰表示,中利集團從2010年進入光伏領域,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和應用模式創新,在農業光伏技術和整體解決方案上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和實踐,推出的“智能光伏+科技農業”項目,突破了傳統農業光伏的土地瓶頸,實現了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機械化耕種。在此基礎上,中利集團又創新推出“貧困村光伏農場”精準脫貧項目,解決了貧困村投資難、就業難、創新技術難等問題。截止目前,已經幫助73個貧困縣、8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光伏+農業+就業”的25年疊加收益精準脫貧。
立足“新時代”,展望能源發展新趨勢。中利集團將繼續堅持創新的步伐,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與業界同行深化合作,共同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迎接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時代到來。